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这是对大中型城市上班族每天最真实的写照。
通勤时间过长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噩梦,通勤影响着个人幸福感,通勤所需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
试想一下,每天早上远距离通勤一族要比离家近的同事早起12个小时,通勤时间挤占了睡眠时间;车上太挤,座位这种东西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一不小心起晚了赶时间,又只能干着急,经常陷入极度焦虑……所以我选择在上班路上就调整思绪,为一天的工作开个好头。
下班路上,除了玩手机,同样可以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来刷新生活。
操作方法
列每日待办事项
有座位时我会在随身带的工作手账中写清楚一天的计划,列出待办事项。
分为工作任务、创作、饮食、药物、时间分配等等等等。
如果没有座位,且周围不是很挤,我会用手机中自带的笔记或便签功能写下计划。
一般到了单位之后,会把它抄到本子上去。
完成一项打对号,还是很有计划性和成就感的。

学习英语
最近我选择在公交车上收听VOA或者是在喜马拉雅FM上听《Friends》(老友记)的音频。
也可以在手机里缓存一些无字幕的老友记视频,用来提高词汇量和听力。
不过重要的是,问题要及时在白天处理掉,比如生僻的单词、不理解的语义等等。

看书
很多人告诉我在公交车上看书不好,我也的确知道或许会损伤视力。
但是~我实在是很喜欢也习惯在公交车上看书,因为我觉得看书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力,这样,周围的环境全部都可以被我屏蔽。
并且,一般年初我给自己定的计划会是,一年看12本好书。
每一本书花1个月时间来看完。
这一个月里,我会先利用早晚通勤的时间通读一遍,用笔标注出有必要二次阅读的部分。
然后利用下班后,睡觉前的时间进行二次阅读,随手在文字旁边写想法,有意思的小趣味、有内涵的小内容记到素材本上,用来准备在写作时随手引用。
如果有特别精彩,值得反复琢磨观赏的内容,我会利用白天工作间隙,抄录到读书笔记上。
不过~唯一麻烦的是,如果没有座位,公交车或地铁上读书会不太方便。
如果你不执着于纸质书,买一个kindle也不错。

收听时事新闻
新闻我一般是用听的,搜狐新闻、听闻 、罗辑思维出的得到都可以。
甚至有时候我会听前一天晚上的新闻联播。
其实听新闻也是一个学习筛选的过程,在收听新闻的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信息是你不喜欢的,有些信息是你需要的,有些信息是你不感兴趣但却对你有用的。
通勤路上的这一段时间,你可以静静在心中做个衡量和筛选。

发现生活
每一天,我都会在微博上记录一个前一天让我觉得很感动/很暖心/很触动/很惊讶/很印象深刻/很情绪复杂的小细节。
比如,工作单位里突然出现的小狗老人家的一句赞赏;街头夫妇的争吵......
早上通勤路上,我会整理一下前一天的心情,筛选出那个想记录和分享的细节,然后把它编辑发出,有时候还会P一P图,让生活在美图里更鲜艳招摇一些。

跟信仰有关的事情
说了这么多自己在通勤路上的小习惯,我的本意不是要大家都利用这些时间来提升自己,如果你习惯在通勤路上睡觉、闭目养神、看窗外的风景、观察车厢内的陌生人......都是一些很好的选择。

其实重要的不是在通勤路上做什么,重要的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梦想和动力从睡梦中醒来,每个人都能在一天又一天的似水流年中修炼成更好的人。
你在上下班的路上一般都在做什么呢?欢迎留言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