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育儿的具体办法,我们平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应该就是——“游戏力”。
在传统的做法里,管孩子,就是大人训斥,甚至暴力管教,让孩子感到羞辱、恐惧、失败,然后我们指望孩子能把训斥时糟糕的感觉和不好的行为挂上钩,并能因此改进提高,下不为例。
工具/原料
见文章。
操作方法
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了几年父母之后,都会发现,这么做不灵。
为什么?因为小孩常常不是依据逻辑思考去做事,而是凭心情。
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所以,管教孩子,先让孩子感觉很糟,这绝对是下策;改善孩子的心情,帮助他处于良好的状态,才是上策。

古人对孩子“七不责”的管教方法,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下不要训斥责骂孩子,比如,孩子吃饭时、睡前、生病时等。

除了健康方面的考虑之外,“七不责”里面的道理就是,在吃饭、睡前、生病等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状态不够好,所以表现欠佳可以理解。

而且,由于状态不好,他也缺乏改正的心力。
他此刻不仅心理的油罐匮乏,生理的油罐也是匮乏的。

很多时候孩子哭闹,事后我们会发现,那只是因为他饿了、渴了、累了、困了……仅此而已,如果这时非要去训斥孩子,到最后,你都分不清他的闹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因为他不懂事,有多少是因为生理上的不舒服,有多少是因为你的糟糕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