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暴躁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品质,遇事不顺发急,到底是你不会安抚内在的自己,还是允许它轻易地驾驭你呢?暴躁有相当的情境性,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而可笑的是,暴躁往往是出现在当我们面对很熟的朋友或亲人之中才会暴露无遗,而在面对陌生环境中反而可以得到控制。
工具/原料
平和的心态
战胜暴躁的信心
操作方法
为什么会出现暴躁的心态?
这里我们暂时抛开先天性格基因继承的元素,仅从后天心理成长来分析原因
(1)从心理潜意识层面上,我们知道,我们的亲人朋友可以容忍我们,亲人朋友的真爱与宽容也是造就“暴躁症”的“温
床”。
(2)是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接纳的认知理念的非一致性。
(3)有暴躁症的人,通常她的原生家庭里一定有一个十分严厉的“教导者”形象。

那么要如何纠正暴躁症呢?
我们需要了解暴躁症的以上成因,并且明白这种不良个性品质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自我觉察与心理治疗或亲友间的不断提醒,逐渐形成正向的行为模式,达到得以纠正的目标。

在心理治疗上有一种“内观疗法”,即导引来访者学会凝视内心的那个小孩,看着ta在沟通不利时在一旁大吵大闹的样子,然后看着那样的哭闹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想法?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觉察方式。
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不难发现,那个暴躁的坏脾气小孩子,还很稚嫩,ta多么需要你的呵护和提醒,你要尝试做ta的理想父母,或理想伴侣,一直陪着这样的自己,不断地提醒。

怎样安抚自己的坏情绪?
(1)为战胜自己的坏情绪要有坚定的信心。
(2)深呼吸,这种深呼吸的自我正向暗示法,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这样的呼吸后可以平息下来。
(3)阅读,“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阅读带正能量的书籍,让自己纷乱的心绪,在正向的书籍中得到安宁。
(4)让自己浸泡在户外大自然风景优美的环境当中。
(5)早睡早起,养成合理科学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

最后,当我们与亲密关系的人发生了矛盾的时候,如果自身不具备合理沟通,理性解决问题的沟通能力,什么都要等着对方来解决,那么自己在问题解决上,始终都是被动的。
如何让自己从被动的接受,变成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修心达人,也是一门心理学社会关系中的必修课。
每一个改善都会那么的不容易,甚至是痛苦的,可为了心爱之人重展的欢颜,或身边的朋友释怀的笑脸,也为了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我们都需要努力,慢慢的……你会发现,你所做的努力,一切都是如此的 有意义
